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京东金融为什么做捷信消金的“白衣骑士”

  • 国际
  • 2024-12-24 08:40:02
  • 51

  [ 梳理现存31家消费金融公司股权结构,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融合是主流模式。目前,有8家消金公司有大行、股份行等全国性银行或金融集团股东背景,17家有地方银行股东背景,除捷信消金外还有5家有外资金融机构背景。 ]

  作为曾经唯一的外资独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金近期迎来了命运转折点。近日,天津银行在港交所的一纸公告,宣告了捷信消金酝酿多时的重组方案——由京东领衔的“白衣骑士”团将成为这家消金公司的新股东。

  捷信消金是我国首批获得消金牌照的4家试点消金公司之一,曾激进展业风光无两,近年来因种种原因陷入困境,风险逐渐暴露。多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此次重组一方面将改写捷信消金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是京东拓展金融版图的重要一步。

  业内的共识在于,随着监管对金融业务逐步收紧,消金牌照的含金量还在提升,捷信消金也一度在这一背景下成为“牌照争夺战”的焦点。有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相比国内其他几个消费场景丰富的互联网平台,京东在金融牌照方面存在短板,此次入局捷信消金并成为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将补齐京东在信贷领域的牌照短板,但前期要付出的综合成本大概率也是高昂的。

  捷信消金重组方案敲定

  捷信消金也成为今年4月《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实施之后第一起消金公司并购案例,也是继2021年宁波银行收购华融消金(现宁银消金)之后第二起并购案例。

  根据天津银行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该行与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晶东贸易”)、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下称“网银在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外贸信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天津经开国资”)、Home Credit N.V(捷信集团)等企业将有序参与捷信消费金融重组。

  重组方案显示,根据工作安排,通过先减资,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等股权重组方式将捷信消金的注册资本从70亿元调整至50亿元。其中,减资程序为捷信消金注册资本减少,捷信集团不在减资程序中从捷信消金取得减资款或任何款项;增资程序为引入上述5家主体作为新增股东,增资后注册资本变更为50亿元。

  此次捷信消金股权重组工作由京东主导,京东旗下子公司晶东贸易、网银在线分别出资25亿元、7.5亿元,重组完成后合计持股比例为65%;外贸信托出资6亿元,持股比例为12%;天津经开国资出资5.5亿元,持股比例为11%;天津银行出资5亿元,持股比例为10%。相对应的,原全资持股的外资股东捷信集团出资将降至1亿元,持股比例降至2%。

  捷信消金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首批4家消费金融试点公司之一,注册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此次股权重组前,捷信消金由捷信集团100%出资。捷信集团成立于2000年,由中东欧地区规模最大的投资和金融集团之一派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PPF Financial Holdings a.s.)全资控股。

  作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外资全资持股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金身上一度光环叠加,一方面因为创始人是捷克首富,另一方面是激进的展业风格和迅猛的扩张速度。

  2017年以来,捷信消金不断在业内刷新纪录。数据显示,2017年,捷信消金注册资本曾超过80亿元达到行业最高,同年净利润突破10亿元;2018年,捷信消金营收达到185亿元峰值,净利润接近14亿元,在业内遥遥领先。2019年,捷信消金资产规模一度率先突破千亿达到1045亿元,也是在这一年7月,母公司捷信集团曾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官网信息显示,自2010年底正式在中国开业以来,累计服务客户超过8400万,业务覆盖29个省份和直辖市,300多个城市。

  但2020年以来,捷信消金通过大范围线下展业模式打造的神话逐步破灭,资产扩表速度和盈利均出现大幅滑坡,净利率也从2016年的两位数一路降至1%附近,不良资产攀升等问题逐渐暴露。

  根据PPF集团财报数据,该集团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区的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天津银行披露的最新数据则显示,捷信消金2022年度、2023年度的税前利润分别为0.69亿元、-42.65亿元,税后利润分别为0.34亿元、-31.99亿元。

  京东拿下金融牌照

  尽管如此,随着金融监管收紧,能够全国展业的消费金融牌照含金量还在提升。而自2021年以来,仅有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成立。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此次捷信消金被重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京东获得了消费金融公司牌照,而这一牌照已经越来越稀缺。

  据了解,此次捷信消金股权重组工作由天津市政府主导推动。在此之前,捷信消金的牌照也吸引了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其他主体,市场上也曾传出相关重组消息,但最终未能落地。

  作为主要出资方,晶东贸易和网银在线均为京东集团下属公司,最终实控人为刘强东。其中,晶东贸易成立于2007年,主营零售、批发等业务,由京东集团全资子公司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100%持股;网银在线成立于2005年,主营互联网信息服务,为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后者由京东集团持股41.7%。

  多位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尽管京东很早就已对消费金融业务有所布局,但此前信贷展业主要依靠小贷公司牌照,而小贷公司在异地展业门槛、杠杆限制等方面有着明显劣势。对于一个消费场景丰富的互联网头部平台来说,布局金融业务很需要这样一张可以全国展业的牌照,尤其相比阿里、美团、小米等,过去京东在这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对其此次布局并不感到意外。

  梳理现存31家消费金融公司股权结构,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融合是主流模式。目前,有8家消金公司有大行、股份行等全国性银行或金融集团股东背景,17家有地方银行股东背景,除捷信消金外还有5家有外资金融机构背景。

  其中,近10家消金公司还有互联网类平台参股或控股,包括蚂蚁消金(蚂蚁集团)、招联消金(中国联通)、哈银消金(度小满)、尚诚消金(携程)、金美信消金(国美)、小米消金(小米)、唯品富邦消金(唯品会)、蒙商消金(新浪、阿里)、幸福消金(神州优车)。

  尽管在信贷领域存在短板,京东金融也多次更名(目前为京东科技旗下品牌),但近年来京东的金融业务版图依然实现了较快扩张,京东白条、京东金条等科技服务收入占比居于高位。

  根据财报信息,目前京东科技及其子公司从事的金融相关业务包括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第三方支付、保理、保险经纪及代理、众筹(包括产品及股权众筹)、财富管理、证券经纪、银行、金融租赁、资产管理及征信业务等。

  据第一财经前期了解,面对同业的加码布局,京东在金融领域也在持续发力,尤其今年以来推进力度有所加大,在与金融机构合作导流等方面也持续积极布局。

  严监管下如何发挥牌照价值

  今年4月开始实施的《办法》对消金公司出资人持股比例、资质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京东在金融领域的多年探索,加上丰富的消费场景和体系建设,在监管持续收紧的背景下,业内对京东带领捷信消金走出困境并重振旗鼓有着较高预期。

  董希淼认为,此次重组将有助于化解捷信消金的存量风险,也可能为消费金融市场带来新模式、新气象。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捷信消金的现状也说明,京东拿下这块牌照前期要付出的代价也将是高昂的,入股增资只是第一步。

  董希淼也强调,捷信消金的重组也为行业带来多方面启示,一是线下粗放扩张的模式应该慎用,二是以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策略难以持续,三是应客观看待、正确发挥金融牌照的作用,否则“有时候是烫手山芋”。他认为,此次重组不应只是“股权结构重组”,而应该是浴火重生,进行全面、彻底的重组。

  此次重组前,捷信消金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动作频频,也被业内视为处境窘迫,加速为重组“卸包袱”做准备。银登中心信息显示,2023年以来,捷信消金多次折价转让不良资产,其中今年上半年以19.6亿元转让了约260亿元的个贷资产包,该笔资产包起拍价仅为17.7亿元。另据天眼查信息,2023年9月和2024年7月,捷信消金分别有价值46.9亿元和23.1亿元的股权被捷信集团质押给了本次重组参与方外贸信托、天津银行。

  对于此次入股捷信消金,京东方面对第一财经表示,在天津市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指导下,公司将与另外4家股东有序参与捷信消金的重组,为消费者创造更美好的消费体验。

  “2025年,随着经济继续恢复回升和提振消费政策落地实施,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董希淼建议,作为专营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应该不忘初心、守正创新,加快发展数字消费金融,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