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科尔尼:中国外资吸引力稳居全球前十,关税波动下彰显市场韧性

  • 时事
  • 2025-04-09 18:56:03
  • 17

  4月9日,科尔尼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GBPC)发布2025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FDICI)报告,调研了投资者对未来三年外商直接投资流动情况的看法。

  其中中国连续四年跻身榜单前十,并连续三年位列新兴市场首位,但整体排名从第3下滑至第6。但纵观近年历史数据,对外资的吸引力仍具有显著的韧性和稳定性。

  科尔尼大中华区总裁贺晓青指出:”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始终是外资企业战略布局的核心考量。今年的报告显示‘国内经济表现’成为投资的首要关注点,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始终是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关键动力。”她补充道:“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中国市场有望以稳健的增长、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活力,成为全球商业信心的‘稳定器’。”

  报告的数据调研时间是1月份,彼时关税话题还未见诸报端头条,投资者对全球经营环境还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投资者最看重的决策因素排名前三中,包含法律和监管程序的效率、国内经济表现,科技和创新能力从第1位小幅下滑至第3位,而在过去8年的调研中,它一直被选为投资者最关注的三大因素之一。

  1月调研时,84%的投资者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增加外商直接投资,这一比例较去年下降4%,但仍然是一个较高的数字。在调研期间,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预计涨幅高达12%);有35%的投资者认为2025年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一比例比上一年增长7%;排在第三位的潜在风险是发达市场商业监管环境的日趋严格(32%的受访者)。

  而到报告发布的4月,有些担忧已然成为事实。

  “特朗普总统关税政策可能对亚太地区产生显著影响。贸易紧张局势的预兆在FDICI报告的排名中有所体现,如新加坡的排名从第12位降至第15位,印度从第18位降至第24位。”在提供给第一财经的书面回复中,报告作者之一、科尔尼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董事Terry Toland如此分析。

  从区域表现来看,亚太地区的整体吸引力排在全球第二位,有8个市场进入榜单前25位,与去年持平。澳大利亚连续三年稳居第10。日本的排名从第7跃升至第4。韩国从第20名上升至第14名,取得了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发布以来的最好成绩。中东地区虽然只有两个市场进入全球前15名,但这两个市场表现强劲,分别为阿联酋(第9)和沙特阿拉伯(第13)。新加坡和印度的排名分别从第12名和第18名下降至第15名和第24名。

  Terry认为,鉴于关税政策的高度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例如,与新兴市场排名中的东南亚国家相比,印度面临的关税(27%)低于越南(46%)、泰国(37%)和印尼(32%)。印度市场最终可能因供应链从这些国家转移而受益,比如,BBC推测,对中国和孟加拉国出口的高关税可能使印度纺织制造商在美国市场扩张。尽管有关于贸易如何围绕关税调整的猜测,但目前关于影响的明确预估或数据较少。

  在分析短期内投资者信心是否会下降时,Terry认为不确定性通常会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而当前的不确定性水平较高。关税对亚太地区增长和通胀的下行风险可能加速货币政策宽松,并加大货币贬值压力。如果市场转向避险模式,这可能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流入。避险行为可能导致投资活动延迟,影响FDI,并促使出口商贬值货币以保持价格竞争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