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商报
随着《哪吒》第二部票房刷新各种纪录,这股热潮不仅席卷电影市场,也在周边消费领域掀起狂潮。
精美的盲盒手办、亚克力镭射票、电影收藏卡,似乎只要沾上《哪吒2》,所有的“谷子”都能被抢购一空。
“谷子”的说法缘起于二次元,如今已经成功出圈。它代表了消费者对于特定IP的喜好,购买谷子成为他们表达喜好的流行方式。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粉丝们为了得到自己心仪的谷子,一掷千金。谷子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在一些大热IP的催化下,成为消费市场的黑马。
围绕《哪吒》的番外之战,谷子经济表现最为抢眼。以泡泡玛特为例,股价节后单日涨幅一度达到两位数,公司毛利率达到60%以上,个别细分品类甚至超过奢侈品品牌。
谷子经济能打是好事儿,但同时也要警惕大热背后的鱼龙混杂。谷子需要背后的IP价值背书。换句话说,优质的正版IP才能成为酝酿谷子的土壤,才能让谷子充满活力。
近些年国潮崛起,中国的谷子经济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优质IP的孵化和成长,首先是版权得到有效保护。
“谷子”的授权正规,是消费者买单的最重要前提。任何形式的“谷子”,本质都是一种寄托于实体的精神消费。它们的制作成本远低于售价,消费者看重的是它的精神象征。
如果“谷子”的版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则等同于对消费者的另一种欺骗。很多热门IP都逃不掉被仿冒的命运,这也是谷子经济的一大痛点。
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未经授权或模糊授权的周边,消费者购买到这些商品也面临维权难的困境。除了IP本身授权合规性,导致假谷子层出不穷的直接原因,还在于销售渠道的乱象。
热门“谷子”往往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在官网和线下门店“一谷难求”的情况下,二手市场成了买家的聚集地。
另外,还有一些经典谷子不会再版,随着时间推移总会有新粉涌入,粉丝之间可以在这里完成交换与收藏的需求,也催生了二手市场巨大的交易空间。
人为制造的稀缺性与迅速扩张的市场,给二手交易平台营造出了巨大的灰色地带。
一些商家利用审核机制不严以次充好,又在付款环节要求消费者提前付费全额订购,这些既破坏了市场秩序,又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无论是中介卷钱跑路,还是“炒谷”盛行真假难辨,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都会影响消费者对谷子经济的信心。
契合情绪消费和国潮IP崛起,谷子经济有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潜力巨大。越是如此,市场中出现的“烂谷子”必须得到及时关注。
提升谷子经济的产品力和规模效应,监管和法治保障不可少,商家与消费者教育亦不能忽视。只有监管与市场主体主动作为,才能让新经济走得更远、更健康。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有话要说...